91麻豆国产香蕉久久精品-中文字幕乱人伦视频在线-久久久久伊人久久伊人-精品无码人妻TV果冻传媒

員工天地

首頁 / 企業動態 / 員工天地
九一八:刻在民族骨血里的警鐘
發布時間:2025-09-18     作者:先進材料事業部   分享到:

秋風吹過沈陽故宮的琉璃瓦時,總會帶著一種格外沉郁的氣息。九十四年前的那個深夜,這風曾裹挾著北大營的槍聲,掠過渾河的水波,驚醒了沉睡的東北大地,1931年9月18日,當月光還灑在奉天城的街巷,一聲巨響便撕裂了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頁。

我曾站在“九一八”歷史博物館的展廳里,隔著玻璃凝視過一塊布滿彈痕的鋼軌。銹跡在金屬表面蜿蜒成河,那些深淺不一的凹痕,像是大地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。講解員說,這便是當年日軍炸毀南滿鐵路時留下的物證,一截鐵軌的斷裂,竟成了四千萬東北同胞苦難的開端。展廳的燈光是昏暗的,墻上的老照片在昏暗中泛著灰白的光:逃難的百姓背著簡陋的行囊在雪地里跋涉,年幼的孩子攥著母親的衣角,眼神里滿是茫然;日軍的鐵蹄踏過沈陽城頭,太陽旗在寒風中招展,像一塊丑陋的傷疤貼在祖國的土地上。

最讓人心碎的是展廳角落的一個玻璃柜,里面陳列著一只小小的虎頭鞋。暗紅色的布料早已褪色,鞋尖的虎頭刺繡也磨得模糊不清,唯有鞋底密密麻麻的針腳,還能看出制作者當年的用心。標簽上寫著:“1932年,東北某村,母親為逃難途中夭折的孩子縫制,后被日軍焚毀房屋時埋入廢墟,2005年修繕時被發現。” 一只虎頭鞋,本應承載著孩童的嬉笑與母親的溫柔,卻在戰火中淪為冰冷的文物,成了一個家庭破碎的見證,更是一個民族在苦難中掙扎的縮影。

漫步在沈陽的街頭,總能在不經意間與這段歷史相遇。北大營遺址的紀念碑前,常有老人帶著鮮花駐足,他們或許曾是當年的親歷者,或許只是聽父輩講述過那段往事,但指尖拂過碑文中“勿忘國恥”四個字時,眼神里的凝重卻如出一轍。渾河岸邊的長椅上,偶爾會有家長指著遠處的橋梁,給孩子講述九一八事變時的故事,那些曾經的苦難,在代代相傳中,化作了民族記憶里不可磨滅的部分。

如今,硝煙早已散去,當年的戰場變成了繁華的都市,但九一八事變留給我們的警示,卻從未過時。每年的 9 月 18 日,當防空警報在城市上空響起時,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停下腳步,在心中默念那段歷史,銘記先輩們的犧牲,珍惜當下的和平。這警報聲,不是對過去的沉溺,而是對未來的警醒 。它提醒我們,一個民族只有銘記歷史,才能避免重蹈覆轍;只有自強不息,才能守護好腳下的土地。

秋風再次吹過沈陽城,卷起幾片落葉,在空中打著旋兒。我知道,那些沉睡在歷史長河中的故事,那些鐫刻在民族骨血里的記憶,會像這秋風一樣,年復一年地提醒著我們:勿忘九一八,勿忘那段屈辱與抗爭的歲月,更要帶著這份記憶,走向更光明的未來。